这个放牧区里,有一位年迈的长者,被牧人们称呼为“阿隆”,也就是龟兹土语中“智慧”的意思,最是受人尊敬。
阿隆老远便听到清脆的驼铃声,却迟迟没有等到首领过来借宿,或是购买清水食物,本来懊恼的认为这些人不肯花钱,此刻眼见杨桓手中惦着一大把波斯银币,笑吟吟的走了过来,阿隆便重新高兴起来:“客人从哪里来,又是要往哪里去啊?”
杨桓见阿隆身边有人搀扶,身后还跟着几个五大三粗的汉子,认定阿隆必定是这里的保长一类官员,笑吟吟道:“我等均为于阗商人,在波斯购得大量货物,准备先去龟兹售卖一番,剩余货物再经于阗国转往大唐获利。因为路上错过了宿头,借贵宝地过上一夜,这点小意思不成敬意,只是想从长者家中换取些食物清水,不知长者可否行个方便?”
杨桓一面说,一面将银币塞进老者手中。老者见杨桓赠予尽是十足分量的波斯银币,这些钱可以买到数十头羊,高兴得胡子直翘,当场命人放翻了一只羊,并些馕饼砂糖之类的吃食,和几大皮口袋清水,一齐送与杨桓。
唐初并没有制糖技术,或是用粮食熬制成带有焦糊味道的大块糖,被称作“粘糖”。或是将蜂蜜的结晶体搓碎,因其形状类似沙砾,故而称之为“砂糖”或“砂蜜”。阿隆老者赠送给杨桓的砂糖,便是蜂蜜的结晶颗粒,用以涂抹在羊肉上,蘸着盐巴和胡椒粉末一起食用,味道更加鲜美。
杨桓本就是有意过来套近乎,干脆命人将馕饼清水送去河边,自己则坐在篝火旁边,邀请阿隆长者一起食用羊肉,一面同阿隆攀谈起来。
因为这里便是龟兹属地,阿隆对去往龟兹的道路了若指掌,为杨桓指点一番的当口,架在篝火上整只熏烤的全羊,油脂滴进火堆里,发出吱吱响声,香气已经飘散弥漫开来。
唐人嗜吃羊肉,以羊肉为贵,猪肉为贱。因为非机械时代的封建王朝普遍重视农耕,即使唐朝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,对于农耕依旧十分看重,是以耕牛从不允许民间随意宰杀,牛肉很少能够吃到。
西域之地亦有农耕,因为气候原因,很少有人养牛,也无人喜食猪肉,但凡肉食,全都是羊肉和骆驼肉。杨桓在后世吃惯了东北猪肉炖粉条,深知其中滋味。因为猪肉虽然稍有腥气,却因其脂肪厚重,最是浓香。清代大才子袁枚还曾专门写了一篇赞扬猪肉好吃的文章,唤作《难敌猪肉香》,可见猪肉滋味之美。
杨桓自打穿越到西域,整天除了羊肉就是骆驼肉,虽有宫廷良厨精心烹制,却也吃得腻烦。此刻闻见羊油膻味,不禁皱起眉头,随手拿起一张馕饼,涂抹些砂糖吃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