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二十一章东北扩军(1 / 2)

签订完对袁世凯的援助协议之后,张伟就让人把完整的协议发给了肖旭光和杜世辉,让他们两人开始执行动。

肖旭光命令杜世辉中将去一次奉天,与段祺瑞与徐世昌协商,同时在奉天安排一位高级参谋,作为双方的联络员。

同时,袁世凯也发电报给段祺瑞和徐世昌,要密切配合夏帝国的工作,加强边疆的军事与经济实力。

段祺瑞当年是留学德国学习军事,回国之后参军,以前是苦于自己没有发挥的余地,只能担任一个镇的统治;现在有了机会,能扩军,还不用担心武器装备以及军饷的不足,只负责招兵和培训;段祺瑞感谢袁世凯的知遇之恩,下定决心,一定要培训出一只强军、铁军,至少要达到夏帝国国防军的水平;而且在边疆特别行政区,各种牵制比在直隶少了很多,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,夏帝国还提供各方面的便利条件,让段祺瑞信心十足。

徐世昌是传统文人,下定决心在边疆干出一番事业,不说千古留名,也要不枉自己所学。

两人在接到袁世凯的电报后都想到了与夏帝国的关系,谁都没有说破,不过都会全力配合夏帝国工作人员的安排。

现在徐世昌居住在原来赵尔巽居住的总督府,而段祺瑞为了方便管理军队,一直居住在城外的军营。

上次扩军的时候,是把2个镇扩编为4个镇,每个镇由原来的一个协为班底进行扩编的,直接把各级军官提升一级,4个协的协统提升为镇统治,段祺瑞和王英楷不再担任镇统治。

3月23日上午,杜世辉到达奉天,徐世昌和段祺瑞亲自熬火车站迎接,在徐世昌的官邸为杜世辉中将接风洗尘。

午餐过后,在徐世昌的书房,只有徐世昌、段祺瑞、王英楷和杜世辉四人相对而坐。

杜世辉首先发言:“我是军人,不喜欢拐弯抹角,就直接说了,这次皇帝陛下派我来主要是协助两位发展边疆的军事和经济。”

徐世昌和段祺瑞忙迎合道:“已经接到袁大人的电报,一定会全力配合杜将军工作。”

“那好,经济建设主要就是建设工厂,建设基础设施,建学校,培养人才,这需要大量的资金,除了朝廷的拨款和帝国的贷款之外,还需要我们边疆地区自力更生,尽快的发展经济,做到自给自足;军事方面更简单,征召士兵,进行严格训练,帝国会提供良好的武器和数量充足的教官。”

徐世昌说:“那请杜将军指示,我们该如何配合?”

杜世辉也不墨迹,直接开始安排工作:“不管是部队招兵还是发展经济,都需要大量的人口,现在边疆地区人口还是太少,必须加大移民,这是重中之重的工作,列为第一项;第二项工作就是开始招收工人,帝国一共要协助边疆建设近百家工厂,至少要招收5万名工人,最多再有1个月,帝国援助的技术人员、行政人员和机器设备等就会陆续到达奉天,就可以开始建厂了,现在招收工人后先进行修路,预备木材、砂石等建筑材料,开设砖瓦厂,办夜校,教工人识字等;这两项工作很艰巨,完全由徐阁老负责;第三项工作就是招兵,按照皇帝陛下的指示,上半年要至少把现有的4镇扩编为8镇,这件事由段将军负责,另外还要征召8万人的士兵,送到我的地盘上,有帝国为你们秘密培训,合格后改变为10个混成协,这项工作由王将军负责;第四个问题就是建设奉天军事学堂和奉天行政学堂,从现在开始建设学校,招收学生等预备工作,军事学堂能随时开课,行政学堂必须等帝国派出教师,到这里需要一定的时间;同时会在大连成立一家陆军学堂,专门培训独立混成协的基层军官;至于标、协、镇的军官,你们发电报给袁大人,请求派遣一部分,从目前的4镇中提拔一部分,从全国招一部分留学生,军事学堂培训一部分,这样就能满足军官的需求了。”